植物其實是大自然界的化妝師,以自身絢麗多變的顏色裝飾著海陸空的風景。植物的色彩源於天然色素,包括主導綠色的葉綠素、主導紅至黃色的類胡蘿蔔素、在不同酸鹼度下呈現不同顏色的花青素等。不同的植物,從幼嫩到腐爛的過程中,花、果、葉都可能會根據生長特性和需要而變色。例如秋冬光照減少,葉綠素也因而減少,致使楓香等植物的葉子變紅,但白蘭等植物的葉子則變黃;果實剛長出時為綠色,可隱藏在綠葉中,待成熟後才變紅,吸引動物採食。而有時,紫色、紅色等鮮艷的顏色,也可警告動物其毒性。植物枯萎的部分跌落到泥土後,色素會慢慢減退,最後呈現褐色或黑色,化作春泥。
家長可與小朋友進行以下活動,探索色彩斑斕的植物世界,藉此認識植物的多樣性,同時練習對顏色的敏感度。
多色的落葉、落花、落果
有些植物的葉子落下後會變黑
活動時間︰15分鐘
所需用具/材料︰盛載材料的器皿(例如膠袋、膠盒),顏色道具(例如顏色筆、色卡、摺紙用的色紙)
![]() |
挑選幾種希望小朋友掌握到的顏色,然後拿出相應的顏色道具,一字排開放在枱面或地上
|
![]() |
教導小朋友辨認某一個目標顏色,然後讓他在附近地面尋找目標顏色的植物部分(可以是花、果、葉、枝莖等),找到後放在器皿內拿回來,再擺放在目標顏色道具的旁邊
|
![]() |
確認小朋友所收集的材料顏色與目標顏色是否吻合
|
![]() |
重複第2至3步,直到搜集完所有目標顏色的材料 |
![]() |
讓小朋友利用剛才收集的「顏色筆」,來在地上拼湊一幅畫 |
![]() |
活動後讓小朋友把材料回歸泥土,成為其他植物的養分 |
活動時間︰20分鐘
所需用具/材料︰盛載素材的器皿(例如膠袋、膠盒),顏色筆,白紙
![]() |
先與小朋友重溫一些顏色的名稱,特別是彩虹的顏色 |
![]() |
給小朋友一個器皿,讓他/她在地面尋找不同顏色的植物部分
|
![]() |
一段時間後,和小朋友坐下來,讓他/她把所得材料根據顏色分類及排序
![]() 植物的彩虹 |
![]() |
讓小朋友從一盒顏色筆中揀選出與所得材料顏色相對應的顏色筆,然後用那些顏色來作畫 |
![]() |
活動後讓小朋友把材料回歸泥土,成為其他植物的養分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