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論是水清沙幼的沙灘,抑或是坑坑窪窪的泥灘,它們的生物多樣性都需要時間和耐性去發掘。除了透過直接觀察活生生的海岸動物外,你有想過從死去的動物,也能認識海岸,甚至是海洋的生物多樣性嗎?
只要你蹲下來,留意一下泥沙中的異物,就會發現許多動物的身體部分(例如貝殼、螺殼、蠔殼、藤壺殼、珊瑚骨、海膽骨等)藏身於芸芸沙粒中。牠們或許是來自附近的海洋,或許是在這片海灘中土生土長,但都因為天氣、潮汐漲退等而聚集於此。
家長可與小朋友體驗以下活動,從動物殘骸中探索海灘的生物多樣性,同時訓練小朋友的眼力、認知能力和美感。
你能認到這片沙灘上的動物殘骸嗎?
螺殼和貝殼
隨處搜集到的殼
海灘生物環
貝殼環
活動時間︰20分鐘
所需用具/材料︰紙皮(A4大小就足夠),介刀,鉛筆,擦膠,Blu-Tack
![]() |
和小朋友一起在一塊紙皮上畫個大圓形,然後在裡面畫個小圓形,形成圓環的圖案
|
![]() |
教小朋友泥沙和石頭的模樣,然後帶他/她發掘和認識海灘上的動物殘骸,例如貝殼和螺殼
![]() 附生在石上的石蠔 |
![]() |
讓小朋友在海灘上尋寶,尋找動物的身體部分,然後把它們撿回來
|
![]() |
在小朋友尋寶的同時,請家長用介刀把圓環剪裁出來 |
![]() |
讓小朋友把撿回來的「寶藏」根據外觀、顏色等分類,看看撿到哪幾類的動物
|
![]() |
把圓環平放,然後讓小朋友從剛才撿到的東西中,每個類別挑選數個他/她喜歡的,放在圓環上
|
![]() |
讓小朋友用少許BLU-TACK把所選東西暫時固定在圓環上,然後可當打卡道具或裝飾來拍照 |
![]() |
活動後把所有動物殘骸都撒回海灘上,讓它們回歸大自然,因為即使是殘骸,它們都有機會變成寄居蟹、藤壺等生物的新居;至於撿到的垃圾,則應把它們帶回市區,扔到垃圾桶內 |
活動時間︰30分鐘
所需用具/材料︰紙皮(A4大小就足夠),剪刀,鉛筆,擦膠,Blu-Tack,Marker/顏色筆
![]() |
和小朋友一起在一塊紙皮上畫個大圓形,然後在裡面畫個小圓形,形成圓環的圖案
|
![]() |
帶小朋友發掘和認識海灘上的動物殘骸,例如貝殼和螺殼
![]() 附生在石上的石蠔 |
![]() |
讓小朋友在海灘上尋寶,尋找動物的身體部分,然後把它們撿回來
|
![]() |
在小朋友尋寶的同時,請家長用介刀把圓環剪裁出來 |
![]() |
讓小朋友為圓環塗顏色或畫圖案 |
![]() |
讓小朋友把撿回來的「寶藏」根據外觀、顏色等分類,看看撿到哪幾類的動物
|
![]() |
把圓環平放,然後讓小朋友從剛才撿到的東西中,挑選一些他/她喜歡的,放在圓環上
|
![]() |
讓小朋友用少許BLU-TACK把所選東西暫時固定在圓環上,然後可當打卡道具或裝飾來拍照 |
![]() |
活動後把所有動物殘骸都撒回海灘上,讓它們回歸大自然,因為即使是殘骸,它們都有機會變成寄居蟹、藤壺等生物的新居;至於撿到的垃圾,則應把它們帶回市區,扔到垃圾桶內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