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即報名

延伸數學

簡介

「延伸數學」是應用教育文憑的五科補充(Complementary)科目之一,課程主要以中文授課,總時數為60小時。學員如能同時完成本科及應用教育文憑課程的核心「數學」科,則他們所達至的數學程度,當可視作與「中學文憑考試」中數學科的第二級水平相若。


本科配合應用教育文憑課程必修「數學科」而設計,內容大致分為兩部分:
  1. 首先,本科的單元一及二主要探討數學的「度量、圖形及空間」範疇的基礎概念,附以範疇於生活應用的知識,旨在強化學員的「數學素養」(mathematical literacy)及提升其算解能力(mathematical proficiency)。
  2. 單元三至四則配合必修科「數學」的「數學素養」(mathematical literacy)部分,目的是藉學習「數與代數」及「數列」著意提升學員抽象思考及邏輯推論的能力,單元亦涉及進深的算解能力訓練(mathematical proficiency),並介紹與單元相關的生活應用。
  3. 單元六「統計推斷」增加同學統計學方的分析及應用能力,加強學員在「數與代數」及「數據處理」範疇於數學概念之上的熟練算解能力(mathematical proficiency),為學員就業及升學舖路。
  4. 本科連同必修科「數學」在「度量、圖形及空間」、「數與代數」及「數據處理」等三大範疇中給學員一個整全的探討,其涉獵的範圍與「中學文憑考試」中數學科相若。
宗旨和學習成果

本科旨在配合必修科「數學」在「度量、圖形及空間」、「數與代數」及「數據處理」等三大範疇中鞏固學員對一些重要概念的認識,並加強他們的熟練算解能力,目的是提高學員的數學知識水平,幫助他們應付未來升學或就業的需要,讓他們完成本科後得到更具認受性的學術資歷,並能有更理想的升學與就業前景。


學員修畢本科後,應能:
  1. 於常規的作業中引用算法、公式或程序,以顯示對課程中的數學概念有基礎的認識及理解;
  2. 對於包含數學或現實生活情境的常規課業中,能辨認出規律及作出結論,並能解決基礎數學問題;
  3. 利用數學語言、符號、圖表、圖及圖像溝通及表達構想;
  4. 運用處理數據的技術,判斷由數據得出的推論的可信性;
  5. 運用數學知識和運算技巧去證明或判別問題之真偽,以顯示堅毅求真的精神和誠信處事的態度。
評估

學員須於本科取得總成績不少於50分和出席率不少於80%,方為及格。


本科評估由持續性評估及總結性評估組成,以及採用多元化評估方法。持續性評估把評估活動融合在學與教的過程中,對學員的學習進行循序漸進的評估,以及給與學員適時的支援和回饋,包括「課堂表現」、「作業」和「小測」,共佔學科總成績50%。總結性評估包括「中期考試」及「期終考試」兩次考試,共佔總成績50%。


持續性評估 (50%)

本科持續性評估包括「課堂表現」、「作業」、「測驗」和「小測」,共佔本科總成績50%。

  1. 課堂表現,鼓勵學員在課堂積極參與,佔本科總成績5%;
  2. 作業共兩份,學員須在課堂以外獨自完成,共佔本科總成績10%;
  3. 測驗共兩次,均以開卷模式在課堂進行,每次測驗時間為2小時,共佔本科總成績20%;
  4. 小測共五次,均以非開卷模式在課堂或網上(待定)進行,以短題目或網上選擇題為主,每次題數不多,每次時間約為15至20鐘,共佔本科總成績15%。

總結性評估 (50%)

兩次考試均為非開卷及以傳統考試模式進行,每次考試時間均為2小時。中期考試範圍包括單元一至二的內容,佔本科總成績20%;而期終考試範圍涵蓋單元一至五的內容,佔本科總成績30%。


本科各評估項目所佔的比重及進行時間,列表如下:

評估評估項目

評估時間

主要評估範圍

百分比

課堂表現

每學年分兩次進行,上、下學期各一次

課前準備、堂上表現、課堂/課後練習、遵守紀律等

5%

作業一(家課)

第4、8、14節

單元一至二

5%

作業二(家課)

第20、24、29節

單元三、四至五

5%

小測一至五

全學年分五次進行,分別是:

第1-4節期間:小測一

第5-8節期間:小測二

第10-14節期間:小測三

第16-20節期間:小測四

第21-24節期間:小測五

單元一、二、三及四

15%

(每次3%)

測驗一

第9節

單元一及二(上)

10%

中期考試

第15節 (中期考試週)

單元一至二

20%

測驗二

第25節

單元三及四

10%

期終考試

第30節 (期終考試週)

單元一至五

30%

100%